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黃帝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黃帝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黃帝紀年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黃帝紀年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的紀年分為農曆和陽曆,陽曆新年為元旦,為每年陽曆的1月1日。農曆新年為春節。2022年的農曆正月初一為陽曆的2月1日。
然而,除了時至今日,全體中國人都在使用的農曆和陽曆,還有一個紀念曆法鮮為人知。這個紀念曆法就是黃帝紀年。鮮為人知的是,在辛亥革命前後,革命黨人曾讚成民國成立後,中國的曆法改用黃帝紀年。民國成立的1912年1月1日這天為黃帝紀元4609年11月13日。
上圖_ 《中華民國公報》,黃帝紀元4609年10月15日
什麽是黃帝紀年?顧名思義,黃帝紀年和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黃帝密切相關。黃帝紀年,是根據中華曆史的人文始祖黃帝開始執政和開創曆法的時間開始的紀年。根據黃帝曆、天幹地支、《帝王世紀》《黃極轉世》等曆法和資料推算出來的時間。
有關黃帝紀年的曆史記載,在多本曆史典籍中皆有記載。
上圖_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史記》記載:
“餘讀諜記,黃帝以來皆有年數。稽其曆譜諜終始五德之傳”。
《漢書》記載:
“故自殷周,皆創業改製,鹹正曆紀,服色從之,順其時氣,以應天道。三代既沒,五伯之末史官喪紀,疇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記,有黃帝、顓頊、夏、殷、周及魯曆……傳黃帝調律曆,漢元年以來用之……案漢元年不用黃帝調曆,壽王非漢曆,逆天道,非所宜言,大不敬。”
《後漢書ⷥ𞋦中》當中記載:
“太初曆冬至日在牽牛初者,牽牛中星也。古黃帝、夏、殷、周、魯冬至日在建星,建星即今鬥星也……案曆法,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凡六家,各自有元。光、晃所據,則殷曆元也。”
《後漢書ⷥ𞋦下》有
“論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之分尚矣,乃有皇犧。皇犧之有天下也,未有書計。曆載彌久,暨於黃帝,班示文章,重黎記注,象應著名,始終相驗,準度追元,乃立曆數。天難諶斯,是以五、三迄於來今,各有改作,不通用。故黃帝造曆,元起辛卯,而顓頊用乙卯,虞用戊午,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魯用庚子。”
上圖_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
《史記》《漢書》和《後漢書》是極其權威的史書,這些史書都對黃帝曆法有記載。《史記》當中就提到了“黃帝以來皆有年數。”這說明,黃帝以來都有曆法的時間計算。
《漢書》也說“傳黃帝調律曆”,這也證明了《史記》的記載,黃帝創製曆法。
《後漢書》和《漢書》記載,當時的曆法有六類,分別是:黃帝、顓頊、夏、殷、周、魯。
中國有著5000年悠久的文明,而黃帝創製曆法這個曆史事件,就是中華5000年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證明。
除了史書上的記載,古代黃帝曆在出土文物上也有間接證明,山東銀雀山出土的漢簡就有顓頊曆記載,這和《漢書》《後漢書》等史書上記載的古代曆法分為六類有一定程度的吻合。
上圖_ 《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曆史的紀傳體史書
介紹完黃帝紀年,再來探討第二個問題,部分革命黨人為何讚成用黃帝紀年?孫中山先生為何用黃帝紀年?黃帝紀年和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黨人複興傳統文化,打造中國的“曆史自信”“文化自信”有緊密聯係。
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期的中國曆經著極其深刻的變局,清帝國的反侵略戰爭勝少敗多,一個個不平等條約讓國人的自尊心倍感恥辱。有識之士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曆經5000年曆史,創造了輝煌的漢唐盛世、宋朝繁榮文化的中國,如何才能擺脫恥辱,重新走向複興?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包括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在內的“強國運動”陸續展開。
上圖_ 洋務運動 舊照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表現方式有很大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學習西方。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工業化,打造中國近代工業。戊戌變法學習西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重塑中國。在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強國運動”的衝擊下,中國的一批知識分子開始極其盲目的崇拜西方社會,認為西方社會的所有東西都是先進的。這種思維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部分學者認為中國的上古曆史是假的。
麵對部分知識分子全麵崇拜西方的思想熱潮,當時的同盟會部分成員予以了反駁。這裏麵就有加入同盟會的章太炎,以及著名知識分子劉師培等人。
上圖_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浙江餘杭人
章太炎在20世紀初期認識到了中國複興思潮中“全盤西化”思想的負麵影響,章太炎希望中國人能重新審視自己的曆史,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曆史自信、文化自信就難以立足於世界。
著名知識分子劉師培在觀點上也和章太炎類似,劉師培和章太炎有交往,為了推翻清帝國晚期的腐朽統治,達到革命黨人的革命目的,劉師培於1903年在《國民日日報》上發表了《黃帝紀年論》,提出黃帝紀年,反對皇帝年號製。作為當時的思維激進的知識分子,劉師培還就黃帝紀年說出了一段話——
“豕韋之係世秉麟經,我生不辰,建虜橫行,鑒於前言,扶植人極,炎黃有靈,實憑實式。黃帝降生四千六百十四年十二月,劉光漢識。”
上圖_ 劉師培(1884年—1919年11月20日),字申叔,號左盦
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確立黃帝紀年,充分的體現出了當時的革命黨人發動革命,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理想。黃帝紀年不僅是《漢書》《後漢書》《史記》等曆史資料中的曆史記載,曆史事件。在當時辛亥革命特殊的大背景下,黃帝紀年被賦予了極其特殊的政治含義和文化含義。
1905年,同盟會正式建立,同盟會創辦的《民報》曾將1905年改為中國開國紀元4603年。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孫中山先生決定用黃帝紀年為中華民國紀年,民國成立的1912年1月1日這天為黃帝紀元4609年11月13日。
作者:貞觀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辛亥革命後的黃帝紀年》 貴州大學社科所教授 張聞玉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